Jasmind> 服务中心>理论概述

杰思敏行,未来的一种学习形态

学习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未来的学习形态,那就是:向内探索,在做中学。

学习,从主体关系上来说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是纯个人的学习,一种是组织中个人的学习。在以往,纯个人的学习和组织中个人的学习往往是割裂的、互不相干的,因为纯个人的学习更多是基于个人兴趣爱好的学习,与组织目标无关,这种个人学习也更加自由、无压力。但随着跨界融合、多屏互动的发展趋势,个人学习的渠道除了书本、课堂之外,通过“屏幕”来学习占到了相当的比例,社交化学习(基于社交平台信息分享的碎片化学习)也逐渐成为主流,“工作时间的学习”和“个人生活时间的学习”界限在模糊。随着社交平台的日益强大,组织内部的协作也搬到了社交平台,加上多屏互动及便捷的互联网接入,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更是可以无缝对接。

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未来学习的落脚点在于怎么样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活力和释放个人创造力。组织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发生改变,传统的组织当中,组织占据主导地位,个人需要适应组织,并努力达到组织对个人的要求(比如任职资格)。而未来的组织则是像培养基一样,成为“服务 和“支持”性环境的提供者,为个人输送养分,创造更广阔和自由的发展空间。当组织形态发生改变,变得越来越软、越来越“流化”、越来越具延展性的时候,对个人来说,学习形态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 从隔离式学习转向参与式学习

  • 在隔离式学习中,学习者只是学员的身份,被动地从老师或导师那里获取学习内容,而在参与式学习中,学员会以某个角色进入过程,使得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导师之间能够充分地互动,学员本身也成为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主体。例如,现在很流行的工作坊(Workshop ) ,就是引导师通过精妙的设计逻辑,引导几组学员参与到一系列连续的、紧凑的活动当中,通过充分的互动和协作完成思考、尝试和产出,并将学习点(Learning Point)贯穿于整个过程。而引导师更像是一个设计师,根据学员的特点及教学目标,从空间、道具到活动、呈现方式,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好像为学员造了一个“场”,给学习者一个可以在这里探索和发现的空间,而非只是传统的“课程供应商”,生硬刻板地提供标准化的课程。

    过去传统的学习形态中,学习和实践也是隔离开来的,往往是先学习后实践,比如在课堂上学完某个课程之后,回到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而在未来,学习将不是一个独立于实践的环节,而是与实践相融合,更多的学习是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进行。

  • 从内容学习到基于挑战性任务的学习

  • 从前的学习非常重视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规划 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职业培训,都习惯按照人的成长和发展阶段划定相对应的学习内容。未来这种局面可能会被打破,知识和技能性的学习对于个体未来的价值创造所贡献的比重逐步在降低,且随着人们原有知识结构的个性化差异越来越大,教育背景越来越多元,面对的挑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已经无法单纯依靠“阶段”或:“岗位职级”等维度线性地划定适合一个人的学习内容。按照规划好的内容来学习,会逐步转向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性任务中学习。而未来的学习很多时候是要去完成连续的挑战胜任务,这些挑战性任务可能通过多人协作的项目完成,也可能由个人独立完成。在去做这项任务之前,参与者本人也许并不知道自己能学到什么,或者只有模糊的概念,而是在参与的过程当中,通过逐步探索、发现和体会,加上项目完成后的回顾和反思,才能完成整个学习的过程。这种学习过程不再是把内容简单拿来,而是在自己身上“重新生成”经验和能力的过程。即使是参与同一个挑战性任务, 由于不同的参与者自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不同,过程生成的经验和能力也不同,但比内容学习好的一点是,这种生成都是基于每个人的,而不是统一内容的浅层嵌套。

    内容学习会使得注意力过多放在内容本身,而基于挑战性任务的学习,学习者的注意力会放在自己和任务之间的关系,你会在完成一个又一个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发现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创造力潜能。

  • 从向过去学习转而向未来学习

  • 向未来学习,不是从书本中学习,不是听取他人经验介绍,不是学习一个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体系,而是将自己投入到当下真实的场景,如走到用户身边,去感知、去聆听、去思考、去创造、去检验和修正想法。向未来学习,也可以说是一种有意识的探索性学习。对前人创造的巅峰的无限崇拜就是对自我向前一步的最大阻碍。前进和创新的最大阻碍,往往不是能力,而是“信念”和“意识”。向未来学习意味着抛开过去的一切想法和经验,带着一双新的眼睛和足够开放的头脑去发现,带着一颗同理心去认真聆听,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创新才可能发生。

  • 由被动学习转为自主学习

  • 自主学习可以以部门为单位,也可以几个人结成互助的学习小组,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都由自己来定。对个人来说, 自主学习最核心的思想有三点 一是“带着意识”去做日常的工作,这个意识可以是个人期望养成的一个工作习惯,也可以是想要达成的阶段性目标,二是基于任务的学习,即在做中学,过程中不断地听取他人的反馈和给予他人反馈,三是及时总结和反思,最好能够把经验抽象提炼出来,更好地内化以及分享给他人。

    和被动接受安排的学习不同, 自主学习是把学习的意识融入到工作甚至生活的每时每刻,并借由个人的感知和体验来生成新的自我。 自主学习把人的注意力拉向当下,你做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成为学习的素材,这大大扩展了学习的空间,也提升了创造的可能性。

  • 从向外学习转而向内学习

  • 从向外学习转而向内学习,可以说是以上4种学习形态共同点的概括。一味地向外部取经、向过去的经验学习,会阻碍自我原生的洞察力和创想力,只能在原地画一个更大的圆圈,却永远无法在最高点突破。未来将是极大释放个体智慧和创造力的时代,再经典的知识和经验都比不上自己亲身去做、去感知、去体验。最好的导师是你自己。当然,这对个人也提出了一些要求:首先,要保持敏锐的觉知力和好奇心,带着意识去认知自我和觉知他人;其次,投入、参与乃至沉浸;再次,拥有创造力自信,敢于尝试;最后,勤于总结和反思。

    “杰思敏行”,符合未来的学习形态。你可以抛开过去的一切想法和经验,带着一双新的眼睛和足够开放的头脑去发现,带着一颗同理心去认真聆听,只有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考和感受,创新才可能发生;可以按照逻辑进行演绎和思辨,认清目标(可执行),找出方向,探索道路,坚定信念,同时找到一个可行的、可落地的方案,尽可能地寻求可以得到的资源和支持,最终实现目标。

——摘自《设计思维—右脑时代必备创新思考力》P85